10.3969/j.issn.1006-0022.2020.02.004
滨海城市风暴潮避难所分布的灾害风险适应性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避难场所的分布对灾害风险的“适应”具有复杂性,不仅体现在避难场所的职能差异方面,更体现在灾害风险的多种构成上.文章从全面的、解构的灾害风险评价出发,梳理“损失型”灾害风险的构成维度,提出滨海城市风暴潮避难所分布对各“损失型”维度的适应性原则.随后,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利用ArcGIS对风暴潮避难所备选用地的分布做核密度分析,并对研究区域的致灾危险性、人口暴露性、交通敏感性和服务敏感性等“损失型”风险维度的分布做热点分析,将前后分析结果一一比对发现,风暴潮避难所备选用地的分布未能充分利用低危险地区,且不能有效覆盖高暴露地区,缺乏交通和服务优势.
风暴潮避难所、灾害风险、适应性、滨海城市、天津滨海新区
36
TU984(地下建筑)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2
2020-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