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0022.2016.05.025
由“郊县”向“郊区”转换的困境与路径-富阳撤市设区后的午潮山周边地区的发展思考
0引言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早期区域概念的提出,到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一系列区域的规划与引导政策的密集出台,再到党的“十八大”后陆续推出的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一体化等战略举措,跨政区协作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内容,相应的推进行动也始终未曾停止。事实上,为了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强化区域内的联合成为政治权力机构与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这已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1]。与国家层面推进区域一体化打破行政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的含义相一致,撤市(县)设区实质上是地方层面尤其是地级市层面推进一体化的跨政区协作行动[2]。究其动因,罗震东将诸多相关研究结论归结为扩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整合县级单位的经济发展力量以及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三点[3],其中对位于撤市(县)设区后的交界地带的地区而言,公共基础设施的协调统筹最为迫切。
郊县、郊区、转换、困境、路径、富阳、撤市设区、公共基础设施、京津冀一体化、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力、跨政区、国家发展、中原城市群、规划和建设、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战略举措、域的规划
32
TU984(地下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65;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LY15D010004;2015年度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重大委托课题
2016-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