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48/j.cnki.jalre.2016.364
黑河下游灌丛沙丘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近代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
选择位于黑河下游地区的灌丛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HC测年初步建立风沙沉积的年代序列,分析了风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作为环境代用指标的气候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和区域对比,初步探讨该区域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的含量除SiO2外其他元素含量偏低.灌丛沙丘沉积至少记录了3次相对干旱期和3次相对湿润期.其中,1823年前、1905 ~ 1929年、1958 ~ 1973年期间,处于相对干旱期;而1824 ~ 1904年、1930~1957年、1974年至今,处于相对湿润期.黑河下游灌丛沙丘的气候变化对周边及全球气候变化有较好的响应,是研究近代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
灌丛沙丘、风沙沉积、常量元素、气候变化
30
P532(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群体项目KZZD-EW-04-05-01;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CS-ZZ-2012-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121001;41273010资助.
2016-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