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影响因素——基于1978-2008年的实证分析
通过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了1978-2008年陕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计算了碳排放的拐点及时间路径,并选取主要变量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拐点,并且具有"倒U"型曲线的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碳排放到达拐点大约需要32.5年的时间,即2040年左右到达拐点,此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碳排放减少,这一点和《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技术进步使碳排放减少,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重型化和制度因素使碳排放增加。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低碳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利用碳汇技术减碳。
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陕西省、减碳对策
26
X24(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121;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兴前沿、学科综合交叉类科研项目"sk2010045
2012-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