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祁连山冰川冰储量变化
监测区域尺度冰川变化,特别是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对系统认识冰川及水资源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校正后的SRTM数据与ASTER立体像对数据,利用大地测量法,对2000—2010年祁连山地区冰川冰储量变化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多源遥感DEM数据经过空间匹配误差和空间分辨率相关误差校正,整体误差较小,适合对大空间尺度的冰川体积变化和物质平衡进行估算研究.②2000—2010年祁连山冰川厚度平均减薄(5.68 ± 2.76) m,平均冰川物质平衡为(-0.48 ± 0.23) m w.e.·a-1,冰川储量变化(-1.59 ± 0.72) Gt.③ 疏勒河流域(5Y44) 是祁连山地区冰川平均物质平衡和冰储量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平均物质平衡为(-0.80 ± 0.27) m w.e.·a-1,冰川厚度平均减薄(9.42 ± 3.21) m,冰川储量亏损(-4.08 ± 1.39) Gt.而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最小的地区为黑河流域(5Y42),冰川平均物质平衡为(-0.05 ±0.21) m w.e.·a-1,冰川储量亏损最少地区为大通河流域(5J42),冰川储量变化为(-0.12 ± 0.08) Gt.④祁连山地区冰川储量变化呈现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而物质平衡呈现自西向东减少的趋势.气温升高依然是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
冰川、物质平衡、冰储量、祁连山
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16,41561016;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S-OP-2016-1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NWNU-LKQN-14-4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