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脆弱性的中国典型小麦旱灾风险评价
虽然中国的粮食产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可能导致的干旱的增加,将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自然脆弱性农作物旱灾风险理论,在利用中国40年的日气象数据刻画出我国小麦的旱灾致灾因子强度,利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中的农作物生长模块模拟出典型小麦品种的自然脆弱性曲线的基础上,对中国小麦旱灾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旱灾产量损失率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中国农牧交错带是小麦旱灾产量损失率的界线;小麦旱灾脆弱性的非线性特点,对灾情损失具有一定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脆弱性、风险评价、旱灾、EPIC模型、小麦产量、中国
27
S162.5(农业气象学)
科技部科研项目2006CB40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02
2010-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