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55/j.issn.1006-7639(2019)-05-0790
江淮地区两类低涡型暖式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为探究江淮地区低涡型暖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针对江淮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典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稳定型”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而“东移型”过程降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短、雨强大.结果 表明:(1)两次降水均发生在高空槽和低层暖切变影响下,“稳定型”系统少动,而“东移型”的500 hPa低压槽和低空低涡向东移动发展,与地面中尺度低压相对应,且中低层辐合较强.(2)“稳定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前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结构相对松散,而“东移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后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组织化程度较高.(3)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整层高湿环境中,低空急流对水汽输送起关键作用,降水主要位于西南急流轴前部的风速辐合区.其中,“稳定型”水汽主要输送能力体现在850 hPa上,稳定形势下的持续性水汽输送有利于形成较大范围的强降雨;“东移型”西南低空急流风速相对较强,降水后期有活跃的超低空东南急流,两支急流共同作用有利于局地出现更集中的降水.(4)两次过程中,低空西南与东南风的风速辐合形成明显的中尺度抬升条件,且“东移型”比“稳定型”的外力抬升条件更好.强降水多位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对应的中尺度风场辐合线是触发对流的有利条件,对短临降水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暖切变线、对流组织形式、抬升条件、低空急流
37
P458.1+21.1(天气预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018YFC1505705、2017YFC1502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5048;2018年江西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共同资助
2019-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9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