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2486.2020.04.010
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的偏差为何形成? ——基于政策执行的社会嵌入视角的分析
[问题]作为非移民国家,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边门"渠道接收非熟练技能外籍劳动者.虽然政府在设置这些渠道时强调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但伴随外籍劳动者规模的扩大,其权益问题却日渐凸显.如何解释这种政策偏差的形成?[方法]论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的言辞、输出和结果进行区分和对照,界定政策偏差;并以日系人劳动者和中国技能实习生为个案研究对象,从移民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两个维度研究政策执行的社会嵌入导致政策偏差的机制.[发现]日本政府在设置"边门"渠道的同时主要依托商业化的力量管理非熟练技能外籍劳动者的跨国流动,这些劳动者进入日本后成为日渐弹性化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政策执行的这两方面社会嵌入推动了非熟练技能外籍劳动者数量的增加,但却导致这些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受到限制,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难得到提升.[结论]论文从理论上指出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劳工移民政策面临劳工跨国流动的"商品化"和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的结构性限制.论文也指出了日本政府在改革外籍劳动者管理体制的同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规制的必要性.
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政策偏差、社会嵌入、移民体制、劳动力市场
13
D63(国家行政管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政策偏差视角下的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研究"2019JJ017
2020-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6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