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820/j.cnki.gdyx.20225411

基于超声测量舌骨-甲状软骨运动距离评估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引用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吞咽障碍患者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相关参数,定量评估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针刺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经穴组(n =30)和非经非穴组(n =30),经穴组为经穴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经穴组取穴方案:舌三针、风池、翳风、完骨、金津、玉液、双侧咽后壁,采用得气加电针的真针刺干预模式;非经非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穴位、不得气、针刺加电的假针刺模式.两组患者均治疗 1 次/d,每周治疗 5 次,共治疗 4 周.所有患者采用吞咽造影(VFSS)进行吞咽障碍诊断,结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VFSS进行临床评估,并利用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SSA评分比较,治疗4 周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 周后,经穴组SSA评分低于非经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VFSS评分比较,治疗4 周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组间VFSS评分比较:经穴组评分均大于非经非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最短距离、运动时间变小,最大距离、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速度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 4 周后进行组间比较,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时间、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距离、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吞咽相关运动参数与临床评估指标SSA、VFSS、PAS做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4 周后,舌骨-甲状软骨的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速度与 VFSS 呈正的直线相关(P<0.05),而与 SSA、PAS 呈负的直线相关(P<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改善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为针刺疗效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

超声检查、针刺、脑梗死、吞咽障碍、舌骨、甲状软骨

44

R4;R2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01327

2023-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66-77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广东医学

1001-9448

44-1192/R

44

2023,4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