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抗体检测假阳性结果多中心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可能因素.方法 对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九江地区进行的金标法(GICT)和化学发光法(CLIA)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原因.结果 (1)胶体金法检测总抗体假阳性比例为0.03%(41/147 062),化学发光法检测IgG抗体、IgM抗体假阳性比例分别为0.08%(21/25 239)、0.06%(15/25 236);(2)CLIA法IgG抗体和IgM抗体假阳性标本复检阴性率(19.05%,13.33%)明显低于GICT法检复检阴性率48.78%(x2=5.1746,P<0.05;x2=5.7853,P<0.05);(3)临床诊断确定假阳性的标本检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补体(CH50)、嗜异性抗体(forssman antibody,F.antibody)、溶菌酶(lysozyme)、甲胎蛋白(AFP)阳性标本分别为27例(58.70%)、7例(15.22%)、7例(15.22%)、3例(6.52%)、1 例(2.17%).结论 实验室建立适宜的复查和诊疗路径可以排除外源性干扰、检测试剂的抗干扰能力和内源性干扰等因素所致的假阳性结果,RF、CH50、F.antibody、lysozyme为主要的内源性干扰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假阳性反应、类风湿因子
43
R183;R446.6(流行病学与防疫)
九江市新冠肺炎防治技术科研攻关项目
2022-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