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18.23.026
阿托伐他汀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索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出现轻度认知障碍且存在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对颈动脉斑块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140例(最后顺利完成临床研究且结果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115例),按照入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而定)+口服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头针+体针治疗).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2周及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脑循环参数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阻力指数(RI)]、双侧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及其面积、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浓度的改变状况.治疗后对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其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侧动脉(VA、MCA、ACA)的R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干预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斑块情况(面积、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干预组(52.00%)的斑块消退率高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针刺治疗能很好地提高脑卒中后出现轻度认知障碍且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认知、血管内皮功能,并改善血流动力学与斑块情况.
针刺治疗、脑卒中、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认知障碍、粥样斑块
39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L2013298
2019-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557-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