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疫苗研究的新进展
手足口病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于小儿的急性传染病,绝大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少数可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等,以EV71、CoxA16最常见。研究表明EV71主要与重症型手足口病相关,EV71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全身性并发症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死原因[1]。近几十年在亚太地区的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中国大陆等地频繁暴发高死亡率的EV71感染,严重威胁了公共健康安全[2]。然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治疗EV71感染的良好药物,开发EV71疫苗成为控制EV71疫情的最佳策略。近几年,EV71疫苗的发展迅速,2010年12月后,全球有5株灭活的EV71疫苗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已发布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灭活的EV71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但最近我国研制的一株EV71灭活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V71疫苗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这与以往学者普遍认为EV71疫苗的前景乐观的观点相矛盾,提醒我们重新去思考EV71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着重总结近年来国内外EV71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并讨论目前EV71疫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期为EV71疫苗研制提供新资讯,展现新视角。
肠道病毒、疫苗研究、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试验、试验结果、疱疹性咽峡炎、灭活疫苗、柯萨奇病毒、急性传染病、中国大陆、致死原因、疫苗研制、亚太地区、显示、死亡、免疫原性、马来西亚、健康安全、感染
R51;R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02287;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9GDUPS
2014-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72-1274,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