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6岁,因肝功能异常1个月于2013年3月22日入院,无乏力、厌食、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既往无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75 mmHg。无肝病面容。无肝掌、蜘蛛痣。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触之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HB-sAg、HBeAb、HBcAb 均阳性。 HBV -DNA 5.4×105 copies/mL。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135 U/L,谷草转氨酶96 U/L,总胆红素17.6μmol/L,白蛋白42.3 g/L,球蛋白26 g/L,胆碱酯酶8960 U/L。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无异常。腹部彩超示肝脏被膜尚光,肝内光点稍粗、分布均匀,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脾脏无肿大。肝脏纤维化扫描12.6 kPa。初步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治疗:(1)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规格10 mL:50 mg)100 mg静脉滴注,1次/d;(2)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滴注,1次/d,上述两种液体滴注速度均50滴/min。患者应用上述液体无不适症状。第3天输液过程中自觉心烦、胸闷,持续约几分钟后自行缓解。患者未诉说。第4天输注液体时第1瓶液体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顺利输完无反应,更换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约1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上肢散发荨麻疹伴瘙痒。立即停用液体并肌肉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偶见过敏反应报道,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未见过敏反应报道,故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第5天患者输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约6 min 时再次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并快速增大、融合,伴瘙痒。考虑过敏反应,立即肌肉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测脉搏105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5/63 mmHg。患者神志清,在上述治疗后3 min自行下床前往洗手间,步行约3米后突然晕倒,口唇紫绀,呼之不应。考虑过敏性休克,再次予地塞米松5 mg 肌肉注射,并吸氧,此时血压80/50 mmHg。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输注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5 min后患者逐渐清醒,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缓解,荨麻疹逐渐消失。治疗30 min后上述临床不适症状完全缓解,荨麻疹亦完全消失。至此患者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停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应用非甘草酸制剂,患者未再发生该反应,且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并进行抗病毒等后续治疗,无特殊不适。
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患者、不适症状、葡萄糖注射液、肌肉注射、过敏反应、治疗、液体、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呼吸困难、地塞米松、乙型肝炎病毒、血压
R96;R93
2014-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80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