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12.17.012
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25例经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为新发脑梗死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其中入院后在6 h~7 d内进展且检查过颈动脉彩超及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必要时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共26例,与同期住院并接受过相同检查的高血压性稳定型脑梗死(SCI)52例比较.将资料分为高血压性进展型脑梗死(PCI)及SCI两组,分别以单因素、多因素及ROC曲线分析颈部或颅内动脉主干狭窄及临床治疗对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影响.结果 PCI组血压变异性 (BPV收缩压及BPV舒张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和指数均高于SCI组(P<0.01),而两组间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或颅内存在中、重度血管狭窄(OR=27.073,P=0.018)及早期使用降压药(OR=59.890,P=0.005)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是保护性因素(OR=0.019,P=0.005);ROC曲线提示,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及指数对前循环高血压性PC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够准确.结论 颈部或颅内主干血管中重度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早期使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他汀类降脂药是其保护性因素.
高血压、脑梗死、血压变异性、血管狭窄
33
R74;R77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社字[2010]1096号-98;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A2010224
2012-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63-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