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10.23.019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不同采血方法的自体储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术中不同采血方法自体储血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而选择有利的临床采血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的紫绀型先心病患儿45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主动脉采血组,B组为中心静脉采血组,C组为体外循环(CPB)前静脉引流采血组.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术中A组在完成上、下腔静脉、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插管后,从主动脉根部控制采血;B组从中心静脉人工采血;C组在CPB开始前,从腔静脉引流至CPB储血罐接口的三通处,分流采血.3组均以50~70 mL/min的速度按7~8 mL/kg采血,观察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达到目标自体血液储备容量的完成概率. 结果 A组采血后2、3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比采血前下降,心率(HR)则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2、3 min时,A组MAP低于B组,A组HR高于B组(P<0.05);采血后A组与B组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则比A组、B组明显下降(P<0.05);3组中以B组达到目标自体血液储备容量率为100%,A组与C组则分别为66.7%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绀型先心病术中自体储血以在CPB开始前肝素化后,从中心静脉采血方法更好,其有利于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较易达到目标储血量,可在临床选用.
先天性心脏病、自体储血、血流动力学
31
R72;R65
2011-0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058-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