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03.z1.012
广东省各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省各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IAP,WHO称为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追溯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广东省各市IAP首发病例进行调查,对其密切接触者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各市首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续发病例情况及各市首发病例之间的联系.结果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4月16日,广东省有13个地级市报告发生(依序为佛山、河源、中山、江门、广州、深圳、肇庆、东莞、汕头、惠州、汕尾、湛江、韶关等市).对13个市的"首发"病例进行分析:13例首发病例中,厨师和干部各有3例,农民、退休人员、工人各2例、商业人员1例;男女比例为1:0.6,年龄在18~84岁之间,30~50岁组占77%(10/13);死亡4例.2000年11月至2003年1月期间,7个市报告的首发病例中,6例为本市感染病例,1例怀疑为从广州输入病例,均无明确同类患者接触史,其中有6例引起二代或三代病例;2003年2月无新发市;2003年3月至4月16日,6市报告新发病例,2例为本市感染发病,3例感染地为香港、1例感染地为广州,5例有明确的同类患者密切接触史,只有2例引起第2代病例.结论未发现13个首发病例间存在相互传播的线索.从13个市追溯到的可能源头集中在珠三角的6个市和香港地区.报告病例早期,由于对IAP认识不足,出现二代或三代病例较多.有3例职业厨师,可能提示IAP的感染与接触动物有关.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
24
R18(流行病学与防疫)
200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