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01.04.010
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新手段
@@长期以来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一直是一个难题,过去主要是采用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检查及B超检查,但诊断率不高(50%~80%)[1~3],不直观而且病变定位困难,以致于发生过多的手术活检。8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从消化道和呼吸道内窥镜的广泛临床应用中得到启示,致力于乳管内视镜开发;90年代初日本学者冈崎亮等发明了乳管内视镜(mammoscopy,简称乳管镜),解决了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问题,现已开始在临床应用[4]。
1 乳管镜的操作
乳管镜包括内视镜、光纤、冷光源、影像记录器和影像监视器,目前光纤直径有0.8,0.72,0.55和0.45 mm等4种,前两种采用注水操作适合大乳管检查,后两种采用注空气操作适合小乳管检查。
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乳管内视镜、细胞学检查、乳管镜、临床应用、操作、诊断问题、造影检查、影像、学者、手术活检、光纤直径、注空气、诊断率、消化道、内窥镜、冷光源、监视器、记录器
22
R71(妇产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