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地闪先导-回击过程的光学观测和分析
为了解闪电先导传输的过程以及雷电灾害产生的机理,利用高速摄像观测自然闪电的资料,结合地面电场变化观测,分析了27次自然负地闪先导-回击发展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90%的负地闪首次回击前下行梯级先导具有明显的多级分叉现象,随其下行发展,接近地面时分叉逐渐增多,先导的发展速度为104~105 m/s量级;约30%(8/27)的地闪具有多个接地点;约44%(12/27)的地闪具有多次回击,其中回击次数最大值为13,回击次数>10的地闪有4次;多接地闪电中有62%(5/8)具有多次回击,但发生多次回击的接地点均只有1个,其余的接地点均只发生1次回击.
负先导分叉、回击、多接地点、高速摄像、地闪、先导
34
TM863(高电压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5003,4060500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7622
2009-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022-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