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75/j.cnki.gdxz.2019.06.012
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中的 新兴经济体企业升级 ——评《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
世界经济史是一个新生力量演变史. 近几十年来, 新兴经济体企业扮演了重要的动力作用. 适应全球化下自身需要, 新兴经济体企业从加工贸易方式起步, 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这与其初始自主能力不强有关, 如国内产业基础薄弱、 自有能力不足等. 经过 "干中学", 财富积累和自生能力增强, 它们提出突破传统局限的要求,转型升级. 但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长期主导着世界产业分工, 控制着价值链中高端, 使它们在价值链上升级困难重重, 处于转型升级瓶颈期; 理论体系上, 现有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也没有给予新兴经济体企业转型升级应有的地位. 为此,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新兴经济体以什么方式融入世界经济是一个极其重要并影响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问题"[1]1. 这又以中国最为突出. 《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 (毛蕴诗教授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简称 《重构》 ) 一书 "导言" 中开宗明义 "向 '全球价值链' 理论提出挑战". 作者基于新生力量要打破旧分工格局的趋势考量, 赋予新兴经济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转型升级的涵义, 重新构建引入新兴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 从而为它们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价值链、重构、发达经济体、企业升级、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国、转型升级、世界经济史、新生力量、经济全球化、自生能力、大学出版社、自身需要、重新构建、未来世界、理论体系、能力不强、贸易方式、理论框架、跨国公司
31
F279.23(企业经济)
2019-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