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962.2014.05.001
语境:语用翻译的瓶颈--专栏主持人:莫爱屏
翻译作为语言使用的一种特例,离开语境无从实现。翻译中的语境化制约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对整个交际活动中话语信息的提取、表达和接受等影响极大。基于语境的口译推理,对译员正确理解话语内容和表达隐含意图具有较大启示。交际者意图实现的关键在于译员对原语内容的准确理解和传递。一方面,译员需通过目的语的语用功能维系其与口译用户双方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以有效地减少双语语码转换和语用等效所消耗的脑部认知资源;另一方面,译员对言语交际中各种语言现象如预制语块等使用的妥当处理,有助于提升口译质量和交际效果。事实上,语用翻译在大多数语境下是一个模仿、复制、传播的过程,从模因论视角来讨论语用翻译中的语言现象(如专名翻译)的使用问题,既可为原语文化的解读和目的语话语的选择提供理据,又可为解释语境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及其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路径。语境与语言及交互者之间的互动是语用翻译的主要内容,语境决定译者对话语(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取舍,是成功交际的重要因素。
语境、语用翻译、专栏、语言现象、话语、译者主观能动性、目的语、口译质量、内容和表达、不确定因素、准确理解、专名翻译、原语文化、预制语块、语用功能、语用等效、语言使用、语码转换、隐含意图、言语交际
H31;H05
2014-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