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962.2013.06.003
话语需要空白
近年来许多文化学上所宣称的“转向”作为对“语言学转向的”明确反应在传统话语理论的一统天下中引起了相当的不适。对于其他可能性的需求,至少是对之前理论的补充的需求在语言学上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上个世纪70年代沃尔夫冈?伊瑟尔经由文本中的“不确定处”进而形成的文本“空白”理论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对于更宽泛的范畴的需求,而且其影响早已远远超出语文学的领地。本文以皮格马利翁和俄耳普斯这两个西方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经典话语项为例,分析阐明媒体文化和媒体科学对于留白方法的开发潜力究竟在何处,以期对当今人们对于话语关系理论予以补充的意义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即对话语关系理论的补充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意义的,着眼于不断增加的跨文化理解的需求又是什么样的补充才能开启有益的通道。
话语、空白、皮格马利翁、俄耳普斯、媒体科学、媒体美学、媒体文化
H0-05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