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962.2013.02.015
从异文化交流角度看《金色夜叉》在东亚的传播
文学的感动没有国界.作为民族共同审美和集体记忆的文学,在不同国度之间也可以引起同质的感动.文学审美过程中的接受并不是单方向的被动的,而是在读者审美基础上的再创作. 《金色夜叉》是日本近代作家尾崎红叶的代表作,曾在一百年前的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并在中国和韩国也曾以不同形式流传.本文旨在介绍《金色夜叉》在中国与韩国的接受状况,分析该作品在接受过程在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性格把握以及主题思想反映上的细微变化,并据此管窥中日韩在价值伦理上的细微差异.
《金色夜叉》、《长恨梦》、接受、共同审美、集体记忆
24
I106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