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秦镜”意象
远在中国殷商时期,青铜镜即已被铸造成功.早期的镜之意象,首先是以“鉴”的概念存在的,并经由先秦著述赋予其特殊的所谓“镜鉴”内涵雏形.这一特点在后来的《西京杂记》中被进一步演绎为“秦王照胆镜”的传奇故事,从而催生出独特的“秦镜”意象内涵.由此固定而成的“秦镜”典故,在诗歌的世界中被诗人广泛使用和发挥,形成此一意象的三大典型属性:其一,物质层面的珍宝属性,作为奇异之物的“秦镜”,被诗人频频用于表征人物的外在风华与内在才情.其二,精神层面的情志属性,“秦镜”及“秦台镜”、“照胆镜”等词化为“洞察”性“明鉴”意义的文学意象群,广泛“镜鉴”出诗人笔下心中一种清明、真诚与高贵的人心和品质.其三,历史层面的象征属性,“秦镜”在唐诗中被塑造为象征王朝兴衰和世事变迁的具历史维度意义之物,并在其后的宋元明清诗词中被普遍用作怀古的素材.同时,“秦镜”意象在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被干扰与歧化的现象,对此需作正确分辨与厘清.
镜鉴、秦镜、照胆、意象、诗词
清华大学顾问教授王纲怀所主持的清华大学“秦镜文化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并收入王纲怀教授编撰的《秦镜文化研究》一书中,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2018-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2页
35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