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用事及其功能意义
在中国修辞学和文学批评史上,刘勰首辟专篇《事类》,使用“前言往行”、“古事”、“旧辞”、“经典”、“事类”、“故事”、“经籍”七个名词以及“撮引”、“取事”、“用事”、“用旧”、“引事”五个动词,对事类的历史、用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探讨①,认为“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大蓄之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亦有包于文矣”②.如果说刘勰对事类范畴的明确和厘定,丰富、补充并完善了中国传统的事类理论的话,那么,《文心雕龙》随手事类,滚滚而来,则表明刘勰“捃摭经史,华实不濩,因书立功”,实乃“后人之范式也”(《事类》).本文从《文心雕龙》言语事实出发,在精细描述分析刘勰用事之法、原则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文心雕龙》事类的功能和意义,以期有助于我们对刘勰批评话语的理解.
文心雕龙、文学批评史、功能和意义、中国传统、批评话语、描述分析、类的历史、修辞学、类范畴、圣贤、人事、名词、立功、理论、旧辞、经典、基础、故事、方位、方法
I20;I10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16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