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骚体情境特征及其诗学意义——兼论王昌龄情境说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学领域,在揭橥了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诗学纲领的同时,也涉及诗歌创作理论以及诗歌风格特征的探讨.《周易》立象以尽意、《礼记·乐记》心物交感说等,涉及的创作过程中情志感发与表达诸问题,经由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论家的进一步推演,遂成为唐以后诗学领域着重探讨的诗学课题.而其中重要的诗学概念,诸如意象、意境、兴象、神韵、情景交融、境界等,彰显了唐以后诗学领域对诗歌创作及审美特征的进一步深化,显示出对诗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审美风格的崇尚,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抽离具体情感、追求抽象而富有哲理的诗歌创作的推重.但这一诗学之流的极端表现,却淹没了对诗歌多种表现形态及风格特征的深入探讨,遮蔽了古典诗歌的多彩而真实的样态,尤其是对诗歌“意境”的推奖,使王昌龄提出的“物境”、“情境”特征未得到深入挖掘而渐趋隐微.本文拟对王昌龄“三境说”之“情境”含义进行甄别,并着重探讨屈原骚体“情境”特征以及对古典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的重要贡献,阐发“情境”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样态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屈原、骚体、情境特征、诗学意义、王昌龄、诗歌创作理论、两汉魏晋南北朝、古典诗歌、风格特征、文人士大夫、立象以尽意、诗学理论、诗学概念、审美特征、审美风格、尽得风流、创作过程、不着一字、表现形态、诸问题
I20;I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前辞赋类型化特征与辞赋分体研究》08BZW021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