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收之桑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损益补偿
随着"双减"落实,学生减负、教师"增负"使教师面临困局.从公共政策的损益补偿理论视角审思,教师课后服务付出与获偿的失衡导致了行为模式分化.依循时空逻辑,析理教师损益的差序格局图景:物质保障缺位、责任边界扩大、时空秩序冲突、潜能释放阻滞.集体行动的"制度—物质—声誉—能力"四维激励框架构建了破局策略:应完善"参与—监督—申诉"的制度运行机制,打造"输血—活血—造血"的资金保障机制,形成"序列—规范—典型"的荣誉激励机制,构建"研发—反思—预见"的能力提升机制,进而优化教师集体行动的动力系统,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双减"、课后服务、教师负担、损益补偿
35
G522(中国教育事业)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
2023-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