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韩愈时代的"师说" ——"师道仍不传"的困境与出路
韩愈撰《师说》疾呼"师道不传",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耻学于师".韩愈之后专门讨论教师问题的文章累世而增,自宋初至清末"师说"类文章竟有127篇之多.后世"师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师道仍不传",具体表现为"师不传道"、"为师以利"和"士不慕学"三个方面,后世学者将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指向日益"畸形"的科举制度,同时注意到经济的发展对教师职业产生的实质影响.为使师道得传,后世学者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一,应提高教师选拔的标准,"择经明行修者为师";其二,教师应有更高的职业追求,"为师当为不可易之师";其三,应共同营造尊师社会氛围,"尊师敬学而后道传".这既是走出历史困境的出路,也为解决当下教师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后韩愈时代、"师说"、困境、出路
33
G529(中国教育事业)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2018ECNU-YYJ026
2021-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