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构造-岩相古地理恢复及油气意义
近年来,随着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深入和细化陡山沱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就显得迫在眉睫.基于大量野外露头和最新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作者对陡山沱期构造-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图件编制.研究认为: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受控处于罗迪尼亚超大陆西北边缘的古地理位置和超大陆大规模裂解之后的热沉降作用初期的成盆构造环境,其古地理特征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四古陆剥蚀区(汉南、康滇、牛首山和江南古陆)、三台地区(上扬子、中下扬子和浙北台地)与四盆地区(扬子东南缘与北缘坳陷、万源—达州和湘鄂西内裂陷)相间的沉积面貌和格局.其中,台地区以局限—开阔台地,盆地区以台缘斜坡、陆棚和半深海等为主要优势相.4个古陆是扬子陡山沱组主要的碎屑物源区,下伏裂谷盆地构造和陡山沱期发育的同沉积断裂,共同控制了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构造-沉积特征.提出陕南、川东北、鄂西和湘黔渝临区是最有利的陡山沱组烃源岩分布区,其次是浙北—皖南地区.有利烃源岩分布区及其邻区是扬子深层—超深层常规天然气或页岩气勘探值得高度关注的区域.
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构造-岩相古地理、烃源岩
22
P531(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20-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64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