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古气候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郝家沟剖面三叠系-侏罗系连续发育,是研究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及相关地质问题的重要剖面.孢粉分析发现,上三叠统郝家沟组以气候适应范围较宽的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而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部主要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明显增高,在组合中常占据优势地位,说明研究区早侏罗世气候比晚三叠世更为潮湿.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剖面八道湾组下部的δ~(13)C值总体低于-24.5‰,形成两次明显的负向偏移,同时采集的丝炭样品的分析结果也证明δ~(13)C在八道湾组下部具有明显负向偏移.根据现代湖泊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成果,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负偏是气候温暖潮湿化的反应,支持了孢粉研究的结果.以上表明,研究区侏罗纪之初的气候比晚三叠世更加炎热潮湿.
准噶尔盆地、郝家沟剖面、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气候变化
11
Q913.84(古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地区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的生物地层学和碳同位素地层学综合研究"40372021;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701400
2010-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5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