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02X.2015.03.012
“井有仁”的道德意蕴——宰我“井有仁”之问发微
《论语》宰我问“井有仁”一章,向来被注释者作为宰我德行不足的标志,认为他对仁德的信心不足,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通过疏解问答本身可以发现,孔子对于问题的转换,并没有直接否定宰我的问题本身,而是试图用一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去消弭宰我所提的问题.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宰我的问题本身并非没有意义,而是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情境表达现实行为动机的复杂性,表现出人性内在挣扎对于行为的真实影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宰我的问题都仍然颇具思考意义.
宰我、井有仁、仁者、君子
36
B82-09(伦理学(道德哲学))
2015-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