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皮肤损伤中两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
在小鼠皮肤上制造直径为4.0mm的圆形皮肤切创后,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切创修复程度,并用直径为8.0mm的圆形手术刀切下创伤周围的皮肤,以β-actin的基因表达为标准,用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方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周围组织中不同时间的MCP-1和MIP-1α的基因表达变化,根据其量的变化寻找其变化规律,探索这些生物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与损伤修复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小鼠皮肤切创在伤后6h出现明显收缩,1d出现结痂,6d大部分损伤结痂脱落形成瘢痕,14d时基本恢复正常.小鼠在皮肤损伤后的早期即可诱导MCP-1和MIP-1α基因表达,伤后1d开始呈现上升趋势,3d达高峰,而后开始下降,MCP-1在6d达到平时水平,MIP-1α在14d降为0.在小鼠皮肤损伤过程中,切创周围组织中的MCP-1和MIP-1α的基因表达在伤后不同时间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与其皮肤损伤修复过程关系密切,其变化规律可作为推断损伤时间的参考.
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30
R657.3;R3;D919
202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