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6052/j.issn.1000-4750.2020.06.0415

隔震建筑橡胶柔性管道易损性模型研发及应用

引用
隔震技术是实现建筑地震韧性的有效手段,隔震层中存在大变形需求的柔性管道功能重要,但现阶段缺乏该类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和损失后果函数,因而隔震结构的韧性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一问题,以橡胶柔性管道为对象,基于前期开展的管道试验,明确了该类管道的2个关键损伤状态,建立了公称内径50 mm和100 mm的柔性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模型.综合考虑各种成本,提出了修复费用后果函数,根据24个试件拆卸和安装时间数据确定了修复时间后果函数,从而建立了上述管道的损失后果函数.在此基础上,以一5层RC框架隔震结构为例,考虑公称内径和设计长度影响,设定了6种管道方案,评价了结构在设防地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韧性水准.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柔性管道修复费用占比最高可达88.5% 和29.4%,但其修复工时对建筑修复时间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设防地震下加大设计长度可使管道修复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但罕遇地震下由于变形大,当管道长度小于相关规范建议值时增大管道长度也无法有效避免管道破坏,反而会导致管道修复费用增大.该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隔震建筑地震韧性设计和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隔震、地震韧性、橡胶柔性管道、易损性模型、损失后果函数

38

TU352.1+2(建筑结构)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21-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2-19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工程力学

1000-4750

11-2595/O3

38

2021,3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