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话语的中国语境与儒家的写作经验
人际关系及其内在的道德话语与权利话语是人们解决日常交往问题的两套备选方案.权利话语只有在德性不得彰显以及人际关系发生破裂时才会发挥作用.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儒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需要同时借助于内在的德与外在的礼来维持人际关系.借用儒学的内外框架并且依据儒家的写作经验,把其中的“礼”置换为权利,便可以揭示出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具有丰富的儒学内涵,即当代社会的道德与权利同样一内一外发挥着作用,仅凭内在的道德自觉以及自律性的道德规范来维持人际关系并不可靠,在道德无法发挥作用或者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便有必要借助于外在的他律性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解决问题.
人际关系、债权制度、调解制度、群众路线、克己复礼为仁
22
DF0-054(法的理论(法学))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