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者,抑或受予者?——论马里翁对自我的激进化理解
在现象学传统中,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一度把自我的主体性地位推到极致.但胡塞尔之后,自我的主体性地位立即受到各式各样的消解.其中,马里翁以自我之"受予者"(l'adonné)身份取代其主体性地位的方案可算最为激进.在这一方案中,自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既不是现象之显现的可能性条件,也不是世界之构造者或意义之给予者.自我被逆转为被给出者(或呼声)的受赠者、接受者、受予者,自我由主格被逆转为宾格或与格,成为被给出者由之显现出来的舞台、棱镜或屏幕.这是马里翁对经典现象学激进化的重要方面.但马里翁对自我的这种激进化理解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他对受予者的分析更多的是形式化的,缺乏对自我何以能受予的可能性条件的分析;其次,这种理解有夸大自我作为受予者的作用而抹消呼声的源头所具有的绝对外在性的危险.
现象学还原、自我、给予者、受予者、马里翁
B516.52;N031;G6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ZD035
2022-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