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所有权保留的名实之争——选择性救济路径之证成
民法典第641条第1款体现了对价牵连原则,出卖人有权在买受人不能按约支付价款时解除合同并请求返还标的物.第641条第2款规定的"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旨在担保价款债权清偿,通过登记公示制度保留优先顺位.出卖人可以在两款救济中择一行使,但两者不能并存.保留所有权若仿效功能主义立法模式强行解释为担保物权,不免混淆当事人交易的真实目的和效果意思,有损契约自由,而且难以融入以绝对所有权为基础的我国物权法.在维持所有权构造的框架下,解释者通过削弱出卖人的所有权地位、加强买受人的实体权利,可以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当买受人迟延支付价款时,出卖人既有权在合同解除后主张返还清算,也有权临时性取回标的物,并在变价时放弃所有权移转的停止条件,以实现价款优先受偿.出卖人取回标的物时,未经登记的保留所有权也可对抗扣押债权人和破产管理人,但不得对抗善意取得人.
所有权保留、附条件买卖、买卖合同、取回权
45
D923.6;H030;O643.36
2023-0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20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