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代理关系准据法的确定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6条对代理类型、连结对象与连结点的界定均不清晰,需从学理上予以重述.第1款中的“代理”不能径直依民法来解释,宜从功能识别与目的识别的原理出发,将法定代理与机关代理排除在外,而仅指涉意定代理.代理实体法的学说与体系构造影响着冲突规则的设置.无论是从实体法还是冲突法的立场出发,我国都应采纳德国的意定代理权独立连结理论,而非混合继受英国法与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继受该德国学说时,需明确代理内部基础关系与外部法律行为均可在第16条之外找到对应的冲突规则,第16条的连结对象只为意定代理权.第16条第1款前段的“代理”应进一步限缩解释为意定代理权,第1款但书未来宜完全删除.在依第16条规定的主、客观连结点确定意定代理权的准据法时,应依实体类型作精细化的利益衡量,从而具体化连结点的运用.
涉外代理、代理冲突法、代理行为地、意思自治、利益衡量
42
2020-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8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