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
欧洲基于对人的尊严的保护, 美国基于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形成了个人信息的个人控制论, 以实现个人自治, 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但个人信息保护权并不是一项全面的、绝对的支配权.个人信息不仅关涉个人利益, 而且关涉他人和整个社会利益, 个人信息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传统的个人信息个人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观念下, 忽视了个人信息的社会性、公共性, 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而且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利用的新环境和新方式.这预示着个人信息保护应从个人控制走向社会控制.我国应当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出发, 以社会控制论指导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建立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保护、个人信息社会控制
40
D923;D668;B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78
2018-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8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