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

引用
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围绕应否降低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产生了一定争议,而多数试点地区出台的实施细则实际上降低了证明标准.在美国的答辩交易制度下,因法官对有罪答辩“事实基础”的司法审查过于宽松,导致一些没有实施犯罪的被告人受到有罪判决.德国关于认罪协商的立法和判例并未降低定罪证明标准,但实践中有法官基于司法便利忽视对被告人当庭认罪真实性的审查核实.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机关法庭上的举证责任及其证明标准被显著降低,但法院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心证门槛不能降低.坚持法定证明标准并不妨碍检察机关就证据较为薄弱的案件与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进行认罪认罚协商,也不意味着法院不可以根据案件特点、证明对象的不同进行灵活把握,更不意味着把法庭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简单地适用于审前阶段.法庭应当一并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合法性与真实性,确保法定证明标准得到落实.

认罪认罚、证明标准、答辩交易、认罪协商

40

作者主持的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CLS”2016”ZDWT39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得到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经费资助

2018-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67-18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法学研究

1002-896X

11-1162/D

40

2018,40(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