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实效检验——基于12666份速裁案件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201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18个城市进行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根据对12666份速裁案件裁判文书样本的分析,虽然速裁案件的审判效率有显著提高,但审前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速裁案件量刑在有期徒刑、拘役的裁量上基本保持均衡,但在缓刑的适用上存在犯罪类别之间、试点城市之间的较大偏差;速裁程序试点中虽然建立了值班律师制度,但被告人聘请律师辩护的比例很低.基于上述检验结果,未来速裁程序立法要加快案件的审前流程,特别是要在提高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适用率的基础上,缩短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法定期限;规范速裁案件量刑指南,避免量刑在区域之间、犯罪类别之间的严重偏差;在完善值班律师制度的基础上,可考虑实现速裁案件的强制性律师辩护,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刑事速裁程序、裁判文书、实证分析
39
D9 ;D92
作者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刑事速裁程序研究”16FXA007的阶段性成果,亦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
2017-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7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