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
@@ 1999年,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开始研究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高校开展的可行性.2000年9月,北大、清华等七所院校同时开课,标志着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在中国拉开了序幕.2002年7月29日-8月1日,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诊所法律教育国际研讨会在珠海召开.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CCCLE)正式成立.迄今为止,已有40余所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诊所法律教育倡导运用互动的理论,将法学教学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其课程的实践内容是法律援助,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前来寻求法律援助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在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学生去发现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困境,感受法律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意义,体会法律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思考制度性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作为未来法律人所应具备的公益心和责任感.
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法、法学教学、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教育模式、应然与实然、国际研讨会、高等院校、学生、实践内容、生活状态、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教育课程、解决方案、教育研究、制度性、基金会
28
D9(法律)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