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15/j.cnki.fxpl.2022.06.006
"众创"时代数字内容侵权中的"思想/表达二分"
数字内容生产的"众创"实践,引发了多样化的著作权非字面侵权争议.针对愈发复杂的数字内容著作权纠纷,现有裁判实践对"思想/表达二分"的理解相对单一,在著作权侵权判定过程中通常将其简化为著作权保护对象或权利范围的孤立判断.这一方面在法律效果上模糊了著作权个案中的具体权利界线,极大压缩了"众创"条件下自由创作的合理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思想/表达二分"原则在著作权侵权判定中的论理性功能长期被非字面侵权裁判实践所忽视,进而引发了对"思想/表达二分"规范价值的质疑.著作权非字面侵权判定中"思想/表达二分"的适用,是一种三阶段结构,其构成方式与著作权侵权判定模式紧密结合.通过三阶段的适用结构,"思想/表达二分"能够贯穿著作权侵权判定的各个环节,并对应发挥权利对象区分、权利范围界定和行为性质认定的作用,从而实现著作权非字面侵权裁判论证的补强功能.
数字内容、非字面侵权、"思想/表达二分"、侵权判定
40
G213;D923.41;TP3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CFX079
2023-0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