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接触追踪技术的实践类型、社会风险及法律规制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暴发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在控制疫情传播蔓延,促进社会有序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技术特征和应用模式的组合,目前全球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愿—分布式接触追踪、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自愿—集中式接触追踪和以我国为代表的强制—集中式接触追踪等三种实践类型,其在工作原理、应用模式、有效性及风险性等维度呈现显著差异,并反映出各国隐私与政治文化分殊.当前,我国以健康码为中心的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在疫情防控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隐私和歧视的双重风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宜在保障数字接触追踪技术防疫功能的前提下将其纳入法治框架内.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应用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并健全以隐私政策为中心的数据采集告知制度、完善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影响评估制度,建立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算法解释权制度以及基于数据防疫功能强弱程度的动态多元化数据删除制度,实现数字接触追踪技术应用法治化.
新冠疫情、数字接触追踪、健康码、比例原则、算法影响评估
37
D913(法学各部门)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22-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