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后正犯”与犯罪参与理论研究
在实质正犯理论视域下,“正犯后正犯”逐渐得到普遍认可.作为共动形态的“正犯后正犯”,明确肯定了幕后参与者的犯罪支配及优越的犯罪支配,再次印证了共同犯罪仅系实现不法的方法类型,揭示了共动现象中各参与犯的不法评价应个别且独立进行.“正犯后正犯”在间接正犯的延长线上极度拓展了正犯的外延,根本上重塑着正犯的形象与内涵,也实质性地影响着犯罪参与理论的重构.“正犯后正犯”虽衍生于正犯与共犯区分制立法,却与限制的正犯概念及二元犯罪参与体系完全相悖,实质上走向了单一正犯概念与单一正犯体系.
正犯后正犯、犯罪支配、限制的正犯、单一正犯
D914;TP202+.4;F4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典型正犯研究项目
2015-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