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1072.2020.04.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意蕴
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作为主体进行美好生活建设实践的历史性活动,可以从社会历史性、主体性和实践性三重哲学维度进行理解和解读.在社会历史性维度上,美好生活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性的奋斗过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主体性原则上,人民是美好生活的需要主体、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创造美好生活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和主体性作用.在实践性维度上,美好生活在本质上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诉求的实践活动,其实现必须通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完成.
美好生活、社会历史性、主体性、实践性
D61(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2020-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