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22.04.015
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第三方当事人规则之反思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时,也收集和存储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不乏能提供刑事案件侦破线索、甚至本身就能作为证据的信息.当公民主动披露个人信息给网络服务提供者时,公民是否对其信息被侦查人员获悉的可能性"自担风险"?第三方当事人规则秉持"是"的立场,规定公民对其主动披露的个人信息不享有合理隐私期待.对第三方当事人规则的"前身"和理论预设分析后发现,该规则在表面上与网络时代相契合,但在实质上却背离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真正规范.该规则不仅强化了大数据侦查中"控辩双方"的不对等,而且有可能侵入公民私人领域,危及公民人权.破除第三方当事人规则的惯常思维,解决相关情境难题,需要遵循比例原则之指导,构建令状制度,重新审视隐私权理论,以及确立个人权利优先原则.
第三方当事人规则、合理隐私期待、数据共享、隐私权
39
D923;F272;G2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22-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