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我国司法理论中"人民"的多重意涵研究

引用
在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拥有多重意涵,包括:法律程序中同质化的"当事人"、社会学意义上分化的"群众"以及政治学意义上作为正当性来源的"人民".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专业化为指针的司法改革中,复杂多样的群众被塑造为同质化的当事人.然而,理想的当事人更多停留在概念之中,现实司法中的人民是分化的.在程序中得不到满足的当事人会借助信访等途径恢复其政治身份,退出法律程序之网,也解构了司法公信力的社会基础.在当前的司法改革中,应该避免"一刀切"误区以面对真实而分化的社会大众及其多样化诉求,重视作为正当性基础的整体意义上的人民,并借助政法体制实现对人民的实质代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的初心与本意.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事人、群众、政法体制

38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课题XYYDX2020002

2021-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4-1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法商研究

1672-0393

42-1664/D

38

2021,3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