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商事仲裁中国际商事惯例适用研究
在涉“一带一路”商事纠纷解决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适用实体法律规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年鉴》所收录的2010年到2018年的66起典型仲裁裁决进行梳理和研究后发现,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案件当事人对于准据法的协议选择并无对国际商事惯例这类自治性规则的明显偏好,但是适用国际商事惯例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仲裁员带来增加自由裁量权、避免不熟悉的外国法的适用等巨大利益.根据仲裁员是争议当事人代理人的理论,从利益配置视角来看,仲裁员不能脱离当事人的利益而去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因此,过度拔高国际商事惯例的适用地位可能不利于仲裁庭合理行使仲裁权限.要增强我国仲裁机构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应该理性地认识和控制国际商事惯例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惯例、协议选择准据法、代理人理论、仲裁员利益
37
D997.4;G237.5;D63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BFX195
2020-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8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