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论解析
2001年,举证时限这一颇具创新性的民事诉讼制度在饱受争议中出台.嗣后,理论研究者对其褒贬不一,司法实务部门的具体操作也各有不同.2012年修正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的新举证时限制度在外观上是承前启后,实质上则是废旧迎新.举证时限制度中的举证,是指提出证据申请,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人民法院应以证据裁定的方式予以回应.人民法院驳回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意在拒绝实施证据调查,而并非否定证据能力.法官在作出证据裁定时,除应考虑逾期这一因素外,还应斟酌其他情形.为保证新举证时限制度在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衔接中实现功能最大化,应该在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明晰证据申请的撤回与放弃以及规制防御方法的提出等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举证时限、证据申请、证据裁定、诉讼资料
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XFX026
2013-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