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认撤销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自认制度的建立基础在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自认撤销规则的设立宗旨在于对自认“意思瑕疵”的确认和纠正。我国现行自认撤销规则表面上兼顾了“意思”和“真实”,实质上却是对“真实”和“效率”的偏爱,这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以“意思”为中心建构规则的一般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现行规则一方面产生了对相对人欺诈和胁迫的激励,客观上承认了“可因违法而得利”;另一方面使自认人的受害处境“雪上加霜”,给人以“法律不救济反而苛责”的印象。我国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以“意思”为起点和主线、区分错误与欺诈、胁迫等“意思瑕疵”的不同样态、兼顾“意思”和“真实”,重构我国自认撤销规则。
自认撤销规则、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意思瑕疵、意思主义、真实主义
28
D925.1(中国法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