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试析“格义”视角下“五蕴”替代“五阴”的原因

引用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借由“格义”方法,佛教吸收、融会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了中国佛教哲学语言体系,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格义”视角下,分析所译词skandha从规范为“五阴”到确定为“五蕴”的转变轨迹,通过对“阴”与“蕴”训释、比较,探讨异质文化交流时,特别是佛教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经由译词变化显现的深层文化原因.

佛教“格义”、阴、蕴、训诂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佛教“修义”研究》13YJC73006

2015-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17-2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佛学研究

11-3346/B

201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